现代大学坚持依法治校,因而权利本位的理念也应当成为大学内部权力与权利关系的基本理念,而且大学内部各权力之间关系的建构和调整也受制于权利本位的法理。现有的关于大学内部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关系的研究中,学者们普遍忽视了权利在处理大学内部权力结构的制约和影响作用,这无疑是非常大的缺憾。大学内部权力结构的重塑,应当坚持权利本位的理念,具体而言包括以下两点。
1.权利的目的性
虽然说权利是权力的来源带有一些自然法假定的韵味,但是,权利的目的性必然是权利本位的应有之义。按照权利本位的理念,权力只是权利实现的手段而已。权利的目的性主要指以下内涵:权利与权力的价值位阶上,权利优于权力,权力的存在主要是为了权利的实现和保护,因而,权力是手段而非目的。之所以强调权利的目的性,一方面是因为权利主体构成了共同体的全部,共同体的任何成员都是潜在的权利主体,但是,只有很少数人才是权力的主体,坚持权利的目的性,对共同体的所有人都是有利的;另一方面是因为权利是个人或者集体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础,而权力却会因为失去被治理主体而无用,因而,二者的地位和作用也是不相同的。承认权利的目的性,就要求大学内部权力结构的发生应当以权利的实现和保护为基础,即权力是否存在和享有,应当取决于权利保护的需要。权力的授予和行使,都应当以保障权利的实现为正当性标准。另外,权利的目的性还体现在权力行使者对于权利主体意志的尊重和吸纳。正如阿什比所言,“高校的前途,就其协调传统与革新的职能而言,多取决于成千上万个别教师的价值观,而很少取决于高校的理事或校长”。[18]大学作为一个自治性的共同体,更应强调权利的目的性,即大学的运转是为了保护权利而非权力。
2.权力的服务性
自1938年德国行政法学家厄斯特·福斯多夫在其代表性著作《当成是服务主体的行政》一文中提出“服务行政”的概念以来,[19]服务行政逐渐成为政府建设、行政改革的重要理念和实践方向。服务行政和服务政府的理念背后彰显的是权力本身的服务性,即权力的产生、授予和行使都能体现一定服务性,服务的对象是作为个体的人或者作为集体的组织。按照比较权威的解释,权力是人际关系特定的影响力,是根据自己的目的去影响他人行为的能力。[20]从本质上和功能上看,权力本身具有统治性和支配性,因而似乎与服务性是存在张力的。实际上,二者并不矛盾。权力本身具有的统治性和支配性只是权力能够产生作用、发挥应有功能的基础,并不妨碍其终极目的上的服务性。而且,权力与权利之间存在制约关系,如权力主体对于权利者的惩戒和监督,并不能否认权力的服务性,因为惩戒和监督只是权力运行的表象,从总体上来看,其是为了服务于整个共同体的健康发展或者其他权利主体的利益。相反,不以服务性为目的的权力的存在和行使,都将被证明是不正义的。
正如有学者指出,管理理念的核心是服务。[21]从现代政治学或者法学的角度来看,任何权力的终极目的都应当是服务性的,权力应当服务于权利的实现、公共利益的维护。现代大学处在社会之中,必然也需要吸收和借鉴现代政治的理念。大学内部的权力也应当体现服务性,具体而言包括两个方面:首先,内部的各项权力都应当着眼于权利的实现,为权利主体服务。无论大学内部存在何种形式的权力,这些权力都只是手段,而不是目的,都应当着眼于为权利和公共利益服务,这是权力存在的正当性基础。部分学者主张大学内部行政权力的服务性,不过他们主张的主要是服务于学术权力,[22]这无疑有失偏颇。其次,各项权力的关系的建构应当着眼于服务于权利的实现和保障。除了各个权力本身需要体现服务性之外,在解决各项权力之间的关系时,也应当着眼于服务权利的实现和保障。
权利本位要求,大学内部权力结构、权力关系和运行机制的建构,都应当着眼于权利的实现和保障,凸显权力的服务性,这是重塑学术权力和行政权力关系时,必须要坚持的理念和原则。
(二)学术优先
大学作为生产知识的主要基地,学术活动自然成为其最核心的活动。“确保大学的学术性犹如确保生物有机体的蛋白质一样,是大学发展延展的核心。”[23]学术活动和学术精神是大学气质的体现,也是大学得以生生不息的保障。因而确保大学内部学术活动的有效展开,学术事业的健康发展,学术精神的培育对于一个大学而言是至关重要的。学术作为一种创造性的活动,其本身是向往自由的。但是,学术组织化和学术事务的复杂化决定了大学内部必然存在各种权力,但是,这些权力都应当服务于学术的发展,应当以学术事务的发展为首要考量因素。
1.资源配给的优先性
学术活动需要一定的资金、物质、人员和场地的支持,可以统称为学术资源的需求。随着学术的发展,科学研究朝着微观化、组织化和尖端化发展,对于各种资源的依赖程度更高。“学术资源是学者等成功进行教学和科研活动的保证。随着学校规模的扩大,以及学生等受教育者强烈获取优质教育需求的激增,学者对学术资源的需求量更大。”[24]为了使学术活动得以有效展开,就必须确保资源配置上对学术事务的倾斜,即应当首先满足学术活动的需求。大学内部的各项权力,在一定程度上可理解为资源分配权。要想使大学学术健康发展,大学内部各项权力的配置和行使就应当以更好地实现对于学术的资源供给为标准。另外,在处理大学内部不同权力的关系时,也应当强调适应学术优先的要求。
2.学术意志的独立性和终局性
学术具有专业性、属人性和意志性,有特殊的发展规律,因此确保学术意志的独立性和终局性至关重要。学术意志的独立性就是尊重学术自身的发展规律、尊重学者的意志和自由,不对学术进行干预,对学者的管理和服务以尊重学者的自由和独立为前提。学术意志的终局性是指在学术事务的判断上,学者的意志优位于其他主体,而且其意志应当具有终局性,即最终的决定权应当在学者。权力的配置和行使都应当以保障学术意志独立性的实现为必要,而且在学术事务的判断上应当尽量确保学术研究者或者组织能够享有终局的判断权,而不能越俎代庖。正如布鲁贝克指出,“他们最清楚高深学问的内容,因此,他们最有资格决定应该开设哪些科目,以及如何讲授,此外,教师还应该决定谁最有资格学习高深学问,谁掌握了知识,并应该获得学位,显而易见的是教师比其他人更清楚谁最有资格成为教授”。[25]所以,大学内部行政权力与学术权力的关系和运行机制的建构,应当以确保学术意志的独立性和终局性为标准和要求。
(三)规范和传统并重
(责任编辑:深圳新闻网)